地下冷庫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
地下冷庫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一個年輕的工程項目,在我國僅有20余年的歷史。迄今,全國有20余個省、市、自治區修建地下冷庫,以四川建得較早,數量最多。目前全國共有地下冷庫200多座,庫容量20多萬噸,大部分在我國南方,僅四川就有20余座。我國的地下冷庫絕大部分建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,其中有的是利用”深挖洞”號召后遺棄的山洞改造而成,有的是人防洞室”平戰結合”的產物,當然多數還是新開挖建成的。這些冷庫的建成與使用,收到了顯著的綜合效益,在及時貯存食品保鮮,調節食品周轉,改善市場供應,調往異地與出口等方面,均發揮了應有的作用。例如,四川達縣地區肉聯廠,先后用100萬元改造人防工事作為地下冷庫,僅1986年一年時間即獲利潤357.85萬元;遼寧大連地下水產品冷凍庫,使用面積3900m’,投資150萬元,冷庫儲魚量可達2000噸,僅1985年即獲利潤109萬元,一年半就收回了全部投資。從冷庫運營狀況看,有的效果良好,如重慶大板橋地下冷庫,圍巖為泥巖,裂隙不發育,地下水很少,采用的噴錨結構,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少,沒有因冷庫本身的問題造成任何不良后果,耗電量也較少,是無熱絕緣層地下冷庫中使用效果和工作狀況較佳的冷庫之一。至于有絕緣層的地下冷庫,則使用狀況更佳,與一般的地面冷庫相似,只是工程造價相對較高而己。在所有的地下冷庫中,除極少數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圍巖變形破壞嚴重而未繼續使用之外,絕大多數仍在繼續使用,而且不少冷庫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以不同的方式、方法進行了維修和檢修。
下一篇: 主流制冷劑